石英石應用:中藥材

未分類

石英是一種堅硬、耐磨、化學性質穩定的矽酸鹽礦物。它通常呈無色或乳白色,但由於含有各種雜質,因此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石英呈半透明狀,硬度為7,性脆,無解理,貝殼狀斷口,具有油脂光澤。相對密度為2.65。石英具有旋光性和壓電性,但導熱性較差,不導電。其電學、熱學和部分力學性能表現出明顯的各向異性。

石英的用途廣泛。經過一系列的生產加工,石英被廣泛應用於玻璃工業、鑄造工業、陶瓷工業、耐火材料工業、化學工業、石油開採、水淨化材料、建築材料、新能源光伏、電子半導體、光纖、光學、電光源、高端纖維材料以及工業填料等眾多傳統和新興行業。

除了上述應用之外,石英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用途:中藥。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石英具有鎮靜、舒緩、潤肺止咳的功效。一些學者認為,其作用機制與各種黏多醣中矽的存在以及矽固有的半導體特性對人體電磁場的微妙影響密切相關。這種機制既具有生物化學效應,也具有生物物理效應。

石英是如何製備用於中藥的?根據相關部門的砲製規範,白石英是將藥材去除雜質,經清洗、乾燥,然後研磨或搗碎。成品為不規則的顆粒或粗粉,棱角分明,白色或乳白色,表面凹凸不平,具有油脂光澤。它極度堅硬、沉重,無臭無味。醋白石英的製備方法是:取乾淨的白石英,搗成小塊,置於適當的容器中,用大火加熱至變紅。取出後,立即倒入醋中淬火,取出乾燥,研磨成粗粉。每100公斤白石英需用30公斤醋。成品醋白石英呈黃白色細粉,質地較重,帶有醋香味。

石英在中藥的應用歷史悠久。它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並被列為十八味上品藥材之一。石英「性味甘微溫,主止渴,壯陽,咳嗽,久咳胸膈,益氣祛風濕,久服可減肥延年。生於山間谷地。」《名醫方劑》載:「白石英生於華山、泰山之山嶺,大如指,長二三寸,六稜尖,潔白清亮,尤以五六寸為佳。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備要》中,白石英被列入“上玉篇”,並指出其能治馬眼毒蟲。書中提及的含白石英的方劑包括百味丸、秦艽丸、烏石湯等。

明代李時珍所著的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在金石篇中也提到了白石英,並稱其「味甘微溫,無毒」。其主要功效包括「治心腹邪氣,婦女心腹痛,寧心安神,胃寒,養發,明目,治驚悸,寧神安神,扶陽通乳」。其中也提到:「白水晶為手太陰經之藥,主治麻痺症、肺癰、燥證,故宜暫用,不可久用。」附錄中也介紹了水晶的服用方法。

進入21世紀以來,礦物藥物的研究與前幾個世紀相比顯著增加,研究也日益成熟。 《礦物藥》(2005)、《礦物藥及其應用》(2012)、《礦物藥鑑別彩色圖譜》(2021)、《青海礦物藥資源》(2022)等著作中均提及白石英。然而,石英入藥是否科學?一些文獻中存在這樣的說法:“根據五色療法的原理,藍石英入肝,白石英入心。”水晶主肺,黑水晶主腎,黃水晶主脾,紅水晶主心。對女性心腹疼痛、胃寒、胸腹邪氣等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 這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這是一個有待考證的問題。如果沒有充足的實驗數據和理論支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必然會受到質疑。

石英產品在半導體中的應用